文/李斌
互聯網時代唯一不變的是瞬息萬變,但新聞規律、新聞要素不會變。如果非要問新聞哪里有變,那就是表達形式和傳播方式在“創新中多變、多變中創新”。 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互動交織的新形勢下,自媒體如何做大做強?網絡競爭的軟實力又是什么?《新聞營銷實戰九法》給出了實戰“組合拳”戰略,值得借鑒。 實戰一、事件述評式新聞---將宏觀微觀產業結構結合起來,將實際推廣的新產品、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項目、新模式埋伏于文中,以虛當實,虛實并舉,和盤托出,引人入勝;比如,我寫的《同是一根鋁錠為何產出不同》就屬此類新聞。 實戰二、知識科普式新聞---先以行業性的潮流更新的知識進行宣貫,然后將實際推廣的產品鑲嵌其中,畫龍點睛,一氣呵成。比如我寫的《美女面部皮層角化生痘原來是他惹的禍,女人不看要出大事》,屬此類文體。 實戰三、同業對比式新聞---將中外品牌、價格、質量、服務進行對比,找出對方弱點劣勢,推出自已的亮點優勢,對比出新聞,對比贏口碑,對比爭市場。比如,我寫的《美國紙尿褲為何令嬰兒啼哭不止?媽媽不看要后悔!》,屬此類新聞。 實戰四、市場調查式新聞---講述品牌產品導入市場的戰略故事和用戶體驗消費的故事,讓讀者不知不覺參與到市場調研之中,點贊品牌,講述感受,實現“金獎銀獎不如用戶夸獎”。比如,我寫的《優生優育看“裕華”》、《南北合作的成功之路》屬于此類新聞。 實戰五、戰略訪談式新聞---采用記者訪談形式開展老總訪談、用戶訪談、店主訪談,融思想性、知識性、戰略性、互動性于一體,破解企業發展大局和品牌建設走向。比如,我寫的訪談錄《造中國“百姓車”---訪三迪董事長張偉亞》、《品牌的力量是文化---訪偉業董事長陶葉》,屬此類寫法。 實戰六、懸念問答式新聞---針對人才戰隊、產品研發、技術裝備、生產工藝、質量管理、售后服務等選項,提出問題,解決問題。比如,我寫的《秦樹林為何不肯負債經營》、《拮抗市場摔打的力量是什么?》,屬于此類文章。 實戰七、經驗報道式新聞---將企業成功的品牌建設、營銷戰略、商業模式擺放在全國行業中以經驗啟示錄進行推廣。比如,我寫的《江陰一化“三貼藥方”帶來資金良性循環》、《鑫龍塔機產銷千臺無一投訴》、《淮安絲綢廠開發精品搶占市場》等屬于此類經驗新聞。 實戰八、現場特寫式新聞--首先必須策劃具有新聞價值的商業事件或公益活動,采取描寫現場關鍵人物一言一行的手法,將現場閃光點聚集對接,以現場為主、用事實說話,給讀者身臨其境感覺。這樣“新、奇、特,短、平、快”的特寫報道,給人耳目一新感受,引發受眾全神貫注。比如,我寫的《寧可臉紅,絕不眼紅》、《請各位老板有啥說啥!》、《王翠云辦“黑白市場”》等都是現場新聞特寫一類的體裁。 實戰九、負面曝光式新聞--這個社會的一切商事活動唯一不缺的就是違法、失信事件結伴而生,任何人難以回避。此類文章首先要事實準確,深入調研取證,謹防事后官司纏身。一經認定事實立即開展“海陸空”密集式打擊。比如,我寫的《江蘇審理一志專利詐騙案》見報后侵權方立即賠償受害人損失;再如《紹興匯聯董事長尉國君詐騙300萬立即注銷銀行貼》,曝光后尉國君退了錢還被刑事拘留。 “新聞策劃九法”必須共有三個基本特征。一是新聞標題--語不驚人誓不休;二是新聞導語--語不雷人不放手;三是新聞主體--引人入勝,步步為營。
策劃人:李斌,江蘇人,市場營銷協會秘書長,中國內刊網特約主編,從事新聞報道、企業策劃、報刊主編和維權代訴工作二十多年。 先后在《人民日報》、《經濟日報》、《工人日報》、《農民日報》、《科技日報》、《新華日報》以及《經理日報》、《消費時報》、《中國企業報》等六十多家新聞單位發表新聞作品逾千篇(次)。經典之作有《30元盤活48萬元》、《解一道難題,活八方市場》、《李盛華的棒冰理論》、《秦樹林為何不肯負債經營》、《看“裕華”如何孕育“名牌客戶”》、《同是一根鋁錠為何產出不同》。 |